“以音乐会友”,《闪光的乐队》让音乐人开启寻觅知己之旅

网络影视资讯人气:33时间:2022-01-05 22:46:56

导读:“以音乐会友”的《闪光的乐队》不仅是浙江卫视创新音乐生态的一次开创性尝试,更启发着音乐创作,重塑着大众对“乐队”本身的认知。

文 | 三木

面对聚集在音乐社区的二十余位音乐人,张亚东说:“你们在一起组团实在太炸了。”

近日,音乐文化节目《闪光的乐队》在浙江卫视正式开播,节目首期播出后便引起社交平台网友们的热议。摇滚前辈张楚再唱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》,“还是原来的味道”惹得观众们落下时代热泪;梁龙将《仙儿》的开头进行融合改编,标志性的唢呐声一响全场沸腾……

这些年音乐节目盛行,如何让音乐表达的态度与温度真实可触,成为音乐节目最新的时代命题,《闪光的乐队》给出了它开创性的回答:这是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全新音乐探索之旅,也是一次充满想象力的音乐碰撞,通过不同风格、不同年代、擅长不同乐器的音乐人的合作与交流,展现音乐的魅力,着力向大众诠释“乐队”的全新表达与想象空间。

找寻、重启、蜕变,

音乐人“闪光”的舞台

音乐社区里,音乐人的陆续登场引发阵阵欢呼。

从张楚到梁龙、杨坤,从杨丞琳到张碧晨、王靖雯,再从苏见信到李玉刚、符龙飞等,很难想象这些横跨不同音乐时代,并且在音乐类型风格上也迥然各异的人能坐在一起,去组乐队。但正因如此,节目第一期的个人秀成为音乐人们了解彼此的音乐风格、舞台表现能量和乐器使用程度的“汇报公演”,音乐人也得以对心仪的合作对象、合作舞台作出慎重选择和考量。

跨越年龄、音乐风格和出身背景的差异,《闪光的乐队》试图打造的一个音乐多元化的交流生态也铺陈开来。从摇滚老炮到后起之秀,从流行到说唱,从国风到传统乐器,首期节目中,既有张楚唱《孤独的人是可耻的》和周晓鸥唱《爱不爱我》,又有苏见信的《海阔天空》和吴莫愁与Amber合作的《Dance Monkey》,还有阿朵的《那里是哪里》和李玉刚的《万疆》,他们自成一派、独具风格,但在专业的打磨和舞台表现上又做到了极致。

作为一档全新原创音乐文化节目,《闪光的乐队》大胆尝试音乐类节目的全新赛制与形式,邀请多位实力音乐人,齐聚音乐社区,挑战改编华语乐坛经典歌曲,用音乐发声,用实力说话。对节目而言,这是一场场从作品到音乐形态的较量与融合;对音乐人而言,这又是一次次从音乐创作到舞台展现的开拓式探索与成长。

但这种专业和多元,远不止于音乐人本身。

在赛制上,除了舞台呈现由现场“闪光乐迷”的投票支持,音乐人也需要在每组表演中进行选择,内容上也花了不少笔墨呈现他们对彼此的评价——在提供专业视角的同时,还实现了多元风格和思想碰撞。比如梁龙认可萧敬腾的吉他弹奏水平,直言“那可不是一个爱好者,那是一个玩家”,唐汉霄评价信的表演是“音乐的力量,一拳打在我的泪点上”。

少了些虚与委蛇的商业互捧,更多的是合作喜好的直抒胸臆。让音乐人通过相互了解、互相选择的方式,寻找心仪的合作搭档,组建成不同的乐队是《闪光的乐队》的底层逻辑。这期间,寻找“双向奔赴”音乐知己的这条线索,贯穿《闪光的乐队》整季节目的始终。本期节目中,“爆suai乐队”的《漠河舞厅》出人意料地融合三种截然不同风格,从王靖雯主唱到马伯骞的念白以及唐汉霄钢琴演奏,被张亚东评为“非常完美的一个乐队”,而这离不开三位音乐人的互相欣赏。

跨界合作、挑战自我、追求完美,在节目创新方面,《闪光的乐队》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在音乐文化节目赛道多方位的“再进化”,优质音乐艺人的进化和蜕变,当代中国音乐创作者的合作与创新,正在节目里被浓墨重彩地书写,让音乐人散发不同以往的光芒。

流行、摇滚、国风,

多元碰撞的极致表达

“音乐就是分享,组一个乐队就是彼此分享。”在“闪光音乐人”正式集结之前,张震岳这样说道。在他看来,参加节目最重要的是能够和伙伴一起做出简单但好听的歌曲,这首歌不一定要马上红,但是能让大家听到之后说“好好听,对,他们写的”。

不久前,一份备受争议的年度十大热歌榜单再次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在“华语乐坛”的讨论上。

当KTV的热门曲停留在10年前,当你很难说不出新人歌手的名字……我们不得不承认,即便如此,人们依然希望能够不断有好的作品涌现,也依然有音乐人希望创作出值得反复咀嚼的品质音乐。

《闪光的乐队》则搭建这样一个音乐人的社交平台,让他们通过合作碰撞出不一样的音乐火花,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老歌经典改编,感受音乐的魅力。节目中,观众可以看到萧敬腾和王琳凯的“摇滚兔”改编《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》,由内而外散发出音乐人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和摇滚精神;也能看到张震岳与周洁琼的“ZZTOPONE”将《烦恼歌》改编为雷鬼风格,并以琵琶演奏作为衔接,传递出开心治愈的情绪……实力强劲的乐坛前辈与才华横溢的后起之秀携起手来,用合作、共创展现音乐的魅力。

从流行到国风,从说唱到传统乐器,音乐是整个舞台的核心支撑。这些不同风格、不同年代、擅长不同乐器的音乐人齐聚《闪光的乐队》音乐社区,不拘风格也不限形式,通过不断进行的跨界合作与尝试,自由随性地交流音乐想法。而彼此之间的差异,反而促使音乐人在舞台上擦碰出不一样的灵感火花,使《闪光的乐队》呈现多维多元的活跃态势。

与此同时,节目中展现音乐的多元性、包容性与创造性,不仅让舞台焕发出更多可能,更展现出品质音乐生机与活力。本期节目中,李玉刚与符龙飞的“龙马精神呼呼呼”改编《爱的初体验》,将国风昆曲《游园惊梦》与现代摇滚相结合,既是音乐表达的碰撞,更是现实与梦幻的交织,让原唱张震岳听完之后眼眶酸涩也不忘“吐槽”,“是怎样,那么强”。

重在音乐人以及音乐内容的碰撞,而不拘泥于乐队的组合形式,表面上看,闪光音乐人的合作是风格的碰撞、乐曲的创新,但实际上也是音乐精神的传递与传承。

当梁龙和吴莫愁的“红配绿”为《月亮之上》加入更多的说唱元素,摇滚范十足的舞台突显打破偏见、勇敢反击的态度;当张楚与胡宇桐、李润祺横跨三十多岁组成的“690”,将一首《火车驶向云外,梦安魂于九霄》唱毕,屏幕上的“年轻”与张楚年轻时候的画面相重合,无需多言,这个乐队本身就是对音乐传承的有力展现,而这一次的舞台合作对于90后的胡宇桐而言,早已超越了表演本身,“ 690乐队够我吹一辈子了”。

曲风的融合、元素的创新、大胆的改编,《闪光的乐队》实现了音乐创作的新鲜诠释,而每一次碰撞与创新,都将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找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振,拓展《闪光的乐队》节目组关照观众内心世界的价值光谱。这不仅体现出“音乐人”音乐创作的出发点,也成为反哺他们今后音乐创作的落脚点。

塑造“乐队”的全新想象,

充斥梦想与热爱的节目更“硬核”

“闪光力量”的多维升级,正把节目带向新高度。

通常而言,音乐节目在歌曲选择、舞美制作上多做文章,但《闪光的乐队》此番多方兼顾,则在内容质感、概念设计、价值观宣扬等多方面也都采取了相应的调整和升级措施,从而在节目整体观感上带给观众耳目一新。

一方面,主打情怀却不卖弄情怀。《爱不爱我》《王妃》《牧马人》《明明很爱你》等前奏一出,让观众尽情徜徉在旧时光的音乐里,既能享受老歌的温暖,也能醉心投入在风格化的创意改编中,品味音乐的魅力。

另一方面,整季节目被打造成一场音乐人寻觅知己之旅。在中国传统观念中,音乐因知音知己的存在,愈发焕发出瑰逸的光彩。而知音文化也是这档音乐文化节目的灵感之源,与其把《闪光的乐队》看作为传统的音乐竞技节目,不如当成多位“闪光音乐人”的音乐态度对话之旅。正如张亚东在节目中所说,“音乐人需要碰撞、需要知己、需要合拍。乐队形式也可以非常多元,可以一把吉他,一个唱(吉他手加主唱);两个声乐也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乐队”。

“乐队”的概念升级,成为《闪光的乐队》最为显而易见的弧光。每一位音乐人都以平等的姿态投入创作,抛却了浮躁杂念,将自己最热爱也最擅长的一面展现给观众;音乐搭档们通过完成改编歌曲的华丽舞台,把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带给观众,也把美好的音乐回忆留给自己。

音乐不老,热爱长存。一首好歌能够让人跨越时间,和曾经的我们、那时的听众得到共鸣,尽管我们都在慢慢长大,但音乐永远年轻。而通过这些节目也让我们看到,好的音乐人和好的作品,哪怕曾经“孤独”地被时代遗忘过一段时间,但是当人们擦去尘土重新凝视他们时,依然会感到跨越时代的力量。

回归到《闪光的乐队》里,作为浙江卫视在音乐文化类节目的新尝试,节目为大家开启了一场关于“寻找”“分享”“热爱”的音乐旅行:无论是风格多元、惊喜不断的音乐碰撞,还是“闪光音乐人”之间的惺惺相惜和真情流露,都让大家在交流中感受到了热爱的光芒、追梦的力量。

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,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 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© 2023 天天影视

极速影院

电影天堂

电视剧

综艺节目

樱花动漫

明星